大会主题为“能源革命 数智赋能 电碳耦合 绿色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出席年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王国法,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王禹民,国家电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国平,南方电网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允鹏,中国华能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樊启祥,国家能源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王树民,中广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庞松涛,中国能源研究会监事长韩水、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陈进行、郭智,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河南豫变电工有限公司陆启洲、学术顾问吴吟出席年会。来自高校、研究机构、能源企业、省市能源研究会的专家代表700人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主旨报告、报告发布分别由王禹民、孙正运、韩水主持。
史玉波在致辞中表示,十载变革征程中,我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以能源革命、数智赋能、电碳耦合、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数智赋能加快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电碳耦合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能源革命、数智赋能、电碳耦合与绿色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能源革命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手段,绿色发展作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将贯穿于能源革命。数智赋能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发展手段将驱动能源革命,构建更加高效、智慧的能源体系。而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河南豫变电工有限公司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趋势愈发明显,电碳耦合成为推动能源领域深度变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助力绿色发展。
鲁俊岭在致辞中表示,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将有利于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是有利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有利于抢抓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先机,三是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能源行业应加快推动能源产业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三方面工作。第一,增强能源数字技术科技创新的新能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能源的高质量发展。第二,推动能源产业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培育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优势。第三,促进互联互通和高效协同,推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充分流通和使用,以数智化、智能化转型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跨行业协同全面提升能源数字安全保障能力,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梁志鹏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进行宣讲辅导,指出能源法是我国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集中阐述了我国能源工作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制度体系,建立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集中体现了能源领域的基础法律制度,全面引领能源领域单行法的制修订。应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要求,抓紧完善配套法规和政策文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及能源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能源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能源企业要保障能源用户获得安全、持续、可靠的能源供应服务,按照规定承担相应的能源储备和能源应急义务。能源用户要依法履行节约能源的义务,鼓励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积极参与能源需求响应,按照规定承担能源应急义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和王国法分别作题为《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的应用研究》《能源革命与煤炭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主旨报告。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教授康重庆,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科大讯飞副总裁兼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以及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董事长张勉荣分别作主旨报告。
舒印彪指出,出电碳因子是核算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电力间接碳排放的基本依据,分时分区电碳因子是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关键指标。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产品碳足迹标准核算体系,基于电碳协同理论形成分时分区电碳因子计算方法;根据国际碳足迹核算标准,基于全生命周期各类能源消耗和相应排放因子,得到产品碳足迹计算结果。利用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将清洁能源发电与电力消费含碳量关联起来,有利于清洁能源消纳,从生产端进行源头减碳,同时引导消费端优化用能行为,增强系统弹性。
王国法认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全球将依然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兼顾低碳发展和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应推进煤炭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推进煤炭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进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煤矿智能化将彻底改变煤炭传统业态,支撑煤炭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和清洁低碳利用,实现煤炭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康重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算-电-碳协同》主旨报告中表示,受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区域数据产量、算力资源布局、新能源消纳等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在数据层面,我国的数据产量主要源于中部和东部;在电力层面,我国的新能源资源禀赋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新型电力系统中构建算-电-碳协同体系,是实现电力-算力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迫切需要战略规划引领、关键技术突破、标准体系创新、示范项目验证。
河南豫变变压器,河南豫变电工,河南豫变电工有限公司,河南豫变变压器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3034478号 @2019-2099 All Rights Reserved